游戏洛:最好的游戏攻略网站!

所在位置:首页 > 游戏资讯

《武林志》太极拳获得方法分享

发布时间:2023-12-29来源:网络作者:游戏洛

剑网三 书籍 剑侠武林志·卷二 如何获得

大侠您好:
帮会领地的书房进行购买哦亲
如能帮到您,还请采纳。

太极拳国内外研究现状.(写论文)详细点...拜托

太极拳研究的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武魂》、《武当》等武术专业期刊03-07年以
来刊登的关于太极拳方向的共885篇文章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各分类数量比例,分析研究相关内容,探讨
太极拳研究的现状。
关键词:太极拳分类分析研究太极拳创立于明末清初,创始人综合地继承和发展了传统
武术中的各种拳法,结合了古代的导引和吐纳术,吸取了古典唯
物哲学阴阳学说和中医基本理论的经络学说,是民族智慧的结
晶。太极拳发展至今,已涵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
素,其拳理映射着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如今太极拳已成为中国
乃至世界习练人数最多的拳种,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被誉为
世界第一健身品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推广太极拳,并
成立了很多相应的组织机构,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作为国内武
术界颇具影响力的《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武魂》
《武当》等武术专业杂志多年来为宣传、普及、发展太极拳运动作
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了更详细的了解太极拳研究的现状,笔
者统计了2003-2007年《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等五
家杂志刊登的太极拳类文章,将文章进行了归类分析及数理统
计。经过分析研究,把太极拳类文章划分为:太极文化类;太极拳
综合技术类;太极拳理论研究;太极拳教学与训练;太极人物及
报道等类别。统计各分类数量比例,研究各分类内容,探讨太极
拳研究的现状。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3年-2007年《中华武术》、《武林》、《少林与太极》等五
家最具代表性及权威性杂志刊登的全部太极拳类文章(论文)共
885篇(因武林杂志停刊,故对其只统计至2006年9月)。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2003年-2007年五家武术专业期刊刊登的全部太极
拳类文章(论文)共885篇,研究其内容并进行合理分类。
1.2.2数理统计法
把885篇论文就太极文化类、太极拳综合技术类、太极拳理
论研究、太极拳教学与训练、太极人物及报道等类别进行归类整
理,并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结果
统计结果表明,885篇太极拳类文章中关于太极拳综合技
术类(太极杂谈)、太极拳理论研究类、太极人物类研究类等文章
数量较多。其中太极拳综合技术类最多,共122篇,占总数的
13.78%;太极拳理论研究类文章次之,共84篇,占总数的
9.49%;太极人物类文章81篇,占总数的9.15%;太极拳文化类
文章80篇,占总数的9.04%;陈式太极类62篇,占总数的
7.01%;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类文章54篇,占总数的6.10%。以上
分类及数量共占据了文章总量的54.57%。其余类别如练拳感
受、太极拳歌谱要诀、太极健身类等文章为补充,分别为48篇,
占总数的5.42%;44篇,占总数的4.97%;43篇,占总数的
4.85%。值得指出的是关于太极拳器械、太极拳规则等方面研究
文章分别为11篇、15篇,只占文章总数的1.24%和1.69%,点缀
于太极拳类文章中。
2.2分析
2.2.1关于太极拳综合技术和太极理论研究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太极拳综合技术和太极理论研究两个方面
的论文最多,其中综合技术类122篇,占总数的13.78%,太极拳
理论研究类84篇,占总数的9.49%。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
与太极拳运动深受人民的喜爱和推崇成为中国乃至世界习练人
数最多的拳种,并且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研究和推广太极拳,成
立很多相应的组织研究机构有直接的关系。说明人们不但习练
太极拳而且研究太极拳,发展太极拳运动。
太极拳综合技术也可以说是太极杂谈类,属于研究太极拳
共性方面的东西,如:太极拳的方法、作用、地位等,研究范围较
广,适合于各类的太极拳。因此文章数量居多在情理之中。
太极理论类属于深层次的对太极拳进行研究总结,包括太
极拳历史、太极拳拳理、太极拳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可喜的是近
年来关于太极拳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越来越多,与太极拳运动
越来越被国家重视、被人民喜爱有关。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
理中心每年都举办各种太极拳类活动,包括太极拳培训班、太极
拳比赛、太极拳论文报告会等活动。武术申奥,太极拳也是重要
的内容之一。所有这些,极大地鼓舞了太极拳工作者和广大的太
极拳爱好者对太极拳运动的研究和追求。太极拳理论方面的研
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2.2.2关于太极人物、太极拳文化、太极拳歌谱要诀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太极拳人物方面文章81篇,占文章总
数量的9.15%。宣传、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与太极拳名人效应
密切相关。多年来受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太极拳名人倍出。
无论是太极拳历史传奇人物陈王廷、陈鑫、杨露婵,还是现代太
极拳传人陈小旺、陈正雷等大师都为太极拳运动的发展普及作出了很大的成绩和贡献。也正是由于这些名人大师们的明星效
应,使越来越多的追星族投入到太极拳运动中来。
调查结果表明,关于太极文化、太极拳歌谱要诀方面的文章
分别为80篇占9.04%和44篇占4.97%,与下面要论述的太极
健身、太极教学与训练类均属于主体论文类。太极拳受中国古典
哲学影响,在形成及发展中始终与古代“阴阳”“、五行”“、太极”
理论密切相关。其“天人和一”、“刚柔相济”“、以弱胜强”等理论
一直是指导人们进行太极拳实践的文化基础。历史以来关于太
极拳方面的论著多是以歌谱要诀等形式流传于世,如王宗岳的
《太极拳论》、杨澄甫的《太极拳说十要》等。研究太极拳史料的一
个重要途径是研究太极文化与太极拳歌谱要诀,值得高兴的是,
近年来关于太极文化及太极拳歌谱要诀方面的论文无论是在数
量和质量上均有提高。如《武林》杂志曾经多次刊登蒋家骏先生
的“陈式太极拳走架打手要诀”类系列文章;《中华武术》杂志连
续刊登范克平先生“中央国术馆写真”类系列文章,均系上乘之
作。
2.2.3关于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练拳感受、太极健身方面
马克思说“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
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世界第一健身品牌太极拳作为传
统的全民健身中重要的体育项目,越来越多被人们所青睐。人们
习练太极拳、体悟太极拳。有识之士通过实践总结太极拳健身、
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等方面的感受。这也是太极拳教学与训练、练
拳感受、太极健身类文章分别为6.10%、5.42%、4.85%,占据主体
和补充位置的重要原因。
2.2.4关于太极拳几大流派方面
总体来讲,关于太极拳各流派方面文章,相对于太极文化、
综合杂谈、太极人物、教学与训练等方面相对薄弱,流行的几大
门派中,陈式太极拳方向论文62篇,占总数7.01%,杨式太极拳
44篇,占总数5.16%,属于主体类别。其余如孙式太极拳、吴式
太极拳方向文章只占总数量的2.14%和1.35%。
调查结果表明,885篇论文中,属于研究各式太极拳方向的
论文195篇,占总数量的22.03%。根据统计,195篇文章中研究
陈式太极拳方向的62篇,占流派分类的31.8%;杨式太极拳方
向的44篇,占流派分类的22.56%;和式太极拳类文章33篇,占
流派分类的16.93%;武式太极拳类文章25篇,占流派分类的
12.83%;孙式和吴式太极拳方向文章分别为19篇、12篇,分别
占流派分类的9.74%和6.15%。由此可见,在众多的太极拳流派
类研究论文中以陈式太极拳和杨式太极拳方向为最多,这与陈
式太极拳是其他各式拳的母体拳有关。陈式太极拳从创编之始
经历了400多年的丰富与发展,其技术及理论体系相对成熟。而
由陈式拳演变而成的杨式、孙式、武式、吴式,在习练人数、演练
水平、研究成果等方面逊色于陈式太极拳在情理之中。
关于竞赛套路方面,共有文章33篇,占总数的3.72%。笔者
在进行类别划分时把诸如24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等竞赛类
套路划分在一起。统计结果表明,此类文章所占比例较小。事实
上,竞赛类套路在普及程度上远远高于其他类太极拳,这与竞赛
类套路简单易学,易于推广普及有关,太极拳习练初期人们往往
选择16式、24式等简化太极拳类,而简化太极拳类的健身效果
依然明显。因此出现了参与人数众多,研究成果偏少的现象,与
参与者以健身为目的和竞赛类太极拳形成时间较短有关。
至于太极赛事及海外报道方面,属于新闻类报道,虽然分别
占据总量的3.16%和3.39%,但因学术意义偏轻,在此不做评
论。
2.2.5关于太极拳产业、太极拳规则、太极拳器械方面
值得我们思考与关注的是,虽然太极拳作为世界第一健身
品牌,并号称是习练人数第一的健身项目。但根据统计,关于太
极拳产业、太极拳规则、太极拳器械方面的研究很差,分别为17
篇(1.92%)、15篇(1.69%)和11篇(1.24%)。应该值得我们深思。
3讨论与建议
3.1讨论
作为世界第一健身品牌的太极拳运动,其研究现状呈现欣
欣向荣之势,研究成果以太极拳综合技术类、太极拳理论研究
类、太极文化、太极教学与训练、太极拳歌谱要诀等方面为主体。
在太极拳流派分类中以陈式太极拳研究成果最为突出。而值得
一提的是和式太极拳,作为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和式太极拳其
研究成果与习练人数一样有后来居上的气势。和式太极拳类文
章33篇,占流派分类总量的16.93%,排在陈、杨式太极拳之后,
列第三位。而孙式、吴式太极拳研究却略显不足,应引起有关方
面重视。与孙式、吴式太极拳研究一样薄弱的是关于太极拳产
业、太极拳规则、太极器械方面。希望有识之士加强这方面的研
究力度。
3.2建议
(1)体育项目科研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该项目理论与实践、
教学与训练等方面的研究水平。我们应该继续加强太极拳理论
与实践、太极拳教学与训练、太极拳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努力提
高太极拳研究的水平。
(2)加强太极拳健身方面的研究力度,广泛宣传太极拳的健
身效果,努力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使太极拳真正成为世界第一
健身品牌。
(3)各流派太极拳应均衡发展,充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体
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孙式、吴式太极拳应发扬优势,加强
科研力度。各派太极拳从业者及爱好者应相互学习、互相借鉴、
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4)加强太极拳市场化培养及研究,开发太极拳产业建设,
体现世界第一健身品牌价值。
(5)应加强太极拳规则及太极器械方面的研究,使太极拳研
究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蔡仲林.武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旷文楠.中国武术文化概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

太极在实战中真的有用吗?

  太极拳的理论很好,但实战,很遗憾现在根本找不出一个纯练太极实战很牛的人,至少那个人是个隐士没有露面。你看看央视武林大会上太极拳的比赛就明白了,一场闹剧。

  如果真是找一个纯练习太极的人,让他分别去和空手道练习者、散打练习者、ITF跆拳道练习者、拳击练习者、柔术练习者、泰拳练习者对打,前提是,双方年龄和身体条件一样,训练时间也一样。

  在练习格斗技的基础上,辅助练太极是很有帮助的。曾经的K1(世界水平最高的站立格斗赛事)世界冠军、极真空手道高手、绰号腿王一世的AndyHug(已故)就在其训练中有太极拳项目。练习太极拳,会有助于增加身体的柔劲,形成借力打力、以柔克刚的意识,不经意间就会应用而出。

太极拳推手没师傅教,能学好吗?

马国相,男,42岁,满族,黑龙江省五常市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职业太极拳家。14岁开始习武,学练武术基本功、长拳等。197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陆军侦察兵,学习捕俘、格斗、擒拿技术,同时向民间拳师学练迷踪拳、南拳等,多次在部队比武中获得优秀奖。1981年复员后赴河南陈式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拜陈式太极传人陈启旺为师,学习陈式传统太极拳、械、推手,五次赴河南陈家沟学习深造,先后得到陈式太极第十代传人冯志强、陈西照、肖庆林,第十一代传人陈伯先、陈正雷、王西安、陈小兴、陈小松等人言传身教。1992年5月,再次赴河南温县陈式太极拳专修院深造,时任院长的陈家沟四大金刚之一朱天才大师亲授擒拿、技击技巧,并被朱天才大师收为弟子,成为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多次在国际、国内重大赛事上获得金牌。1994年尊师命在家乡创建了东北第一所太极武术学校,倡导太极拳技击,并进行太极拳技击实验取得了可喜成果。几年来,他的弟子们共获金牌三十多枚,有的弟子已走向世界传播陈式太极拳。2000年五名弟子被北京体育大学录取,并成为北京体育大学太极拳骨干,有的成为北体的专业太极运动员。教学之余还撰写了数十篇有关武术教学、太极拳技击的文章,发表于《中华武术》、《武林》、《武魂》等杂志上。1998年《精武》杂志第11期以“马国相——太极之光照北疆”为题做了封面报道。同年11月13日,美国《侨报》以“无愧中华武术魂”为题报道了他的事迹。2000年被评为全国陈式太极拳十大名师。

42式太极拳的四种技术并详述 在线等

为何北京大学李德印能骗得了那么多中老年人(14稿)
作者:金定章 2012.12.01,

1,前言
创编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的李德印教授说:“竞技太极拳区别于健身太极拳”。
就是说,李德印教授已明确指出竞赛套路太极拳不是健身太极拳。

可是为什么社会上仍然有许多中老年人,其中包括文化程度很高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有国家干部,他们都把竞赛套路太极拳当作科学的健身运动,化很多时间学练,练得很起劲?结果没有得到健身效果,这个问题值得探讨。

相反,据医院门诊报道,练空架子太极拳导致膝关节,腰椎损伤的现象常有发生,甚至还发生了练死人的不幸事件。

现在的人都识“竞赛套路”这四个字,但不知其义。
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学太极拳架子,他们根本不知道太极拳不是这样学练的。
据广泛调查,1956年推广架子太极拳以来,凡学这种空架子太极拳的人,没有一个人练出过养生,武术功效。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我退休以后希望学到真正的养生太极拳,目的是为了养生保健。
一位迷练李德印竞赛套路太极拳的人不幸倒在练拳场上死亡事件,使我感到十分震惊!
从此,我开始对太极拳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且亲自学练,进行比较,把“什么是真正的养生太极拳?竞赛套路是太极拳吗?”作为一项科研项目进行认真研究。为此,特别对李德印教授创编的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推广情况作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现在已经搞明白真相,应该把真实情况告诉广大太极拳爱好者。

2,老子在道德经上说了下面的话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各位朋友:
老子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我们的祖先老子早已提醒后人。
我们在学西方文化,科技知识的同时,若能学一些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的身心健康会有益处。

3,一些现代人的特性
大家已经看到,现代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西方文化和科技知识的教育,结果,生活方式西方化,不少人对人生的目的越来越糊涂,学习,阅读,识别能力低下。
许多中老年人在家里感到无聊,想出来参加健身活动,这是很正常的,问题是,那些活动有益于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吗?
现在喜欢好看,好听,热闹,科学,专家,教授,名人。追求物质享受,吃喝玩乐的人很多。

4,北京大学李德印及其祖辈创编的现代太极拳特点
4.1,好看。
穿着彩色服装,优美的体操动作,配上亮丽的灯光,很好看;

4.2,好听。
练竞赛套路太极拳,播放优美的配乐,很好听;

4.3,名人演示
李德印是北京大学的著名竞赛套路太极拳教授,创编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
由竞赛套路太极拳比赛冠军演示42式太极拳,制作成碟片。

4.4,比赛,表演场面大,气氛热闹。
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24式简化太极拳,场面之大,史无前例,非常热闹。

各位朋友:
李德印创编的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的上述特性完全迎合,满足了这些人的爱好。至于这是不是太极拳,没有人顾问。

5,推广效果
李德印的产品立即受到许多中老年太极拳爱好者们的欢迎,适销对路。推广得十分红火。

6,推广竞赛套路太极拳,现代太极拳的积极作用
1956年提出“开展体育运动,增强人们体质。”的口号,竞赛套路太极拳,现代太极拳作为太极体操运动,文娱表演活动予以推广,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7,把竞赛套路太极操当作太极拳加以推广,是在严重误导民众。
7.1,首先要搞清楚太极拳是什么?
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拳是武术,就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融入中国的武术,形成了太极拳。太极拳是一门高超的武艺,称为天下第一武术。
太极拳是内家拳,要练清净心,练听劲,着重找自己身体上的感觉,所以,不可以用配乐。
太极拳是养生术,又是武术。就是说,学会了太极拳,你就学会了中国的一门养生术,同时又学会了一种武术。学太极拳有一整套学练的方法,内容很多,训练时往往感到深不见底。

7.2,调查发现,没有悟性,不懂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听不懂,学不会太极拳
许多练架子太极拳的人往往都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不知道什么是太极拳,不知道“太极拳论”,只是跟在别人后面依样画葫芦学拳架,就自己认为学会了太极拳,这是极大的误会。这相当于不知道梅兰芳京剧是怎么回事的人,依样画葫芦学梅兰芳的几个动作,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梅派京剧一样。
请大家从自己身边找一找,1956年推广空架子太极拳以来,有哪一个人练空架子太极拳得到了明显的健身效果,又会武术?

7.3,李德印教授把竞赛套路体操当作太极拳推销的主要手法
一,李德印教授指出:太极拳不是单纯的医疗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武术。

摘自网络【李德印简介】
李德印说:“太极拳不是单纯的医疗体育项目,而是一种武术。讲究听劲化劲、因势利导、以柔克刚的太极推手,对锻炼灵敏反应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太极拳架只有和推手配合练习、协调发展,太极拳运动的水平才能真正提高。”

他又指出:“竞技太极拳必须区别于健身太极拳。”

二,李德印教授在“李德印42式太极拳”碟片上的讲话更精彩
李德印说:
“为了适应国内外武术竞赛活动开展的需要,中国武术研究院组织了国内的武术名家,优秀教练员,运动员,在1989年创编了长拳,太极拳等七个武术竞赛套路,七个竞赛套路的制定,集中的反映了当前武术运动的技术发展水平,而且也适应了武术竞赛规范化的需要,由于它的内容丰富,风格鲜明,动作规范,而且在内容,数量,组别,场地,都符合武术竞赛规定的需要,因而它对武术竞赛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它的内容取材于不同流派风格的太极拳,表现了太极拳的共性,也表现了不同流派的个性,因而人们又称它为综合太极拳,这样,就为参赛的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也对运动员在同等条件下参赛创造了条件;
第二,42式太极拳内容丰富,它包括了3种手型,12种步型,35种手法,14种步法,4种腿法,2种平衡,内容取材不仅表现了传统太极拳的风貌,而且也吸取了现在国家体委整理编写的48式太极拳,88式太极拳,24式太极拳等创新的成果,很好的体现了对我国武术遗产挖掘,整理,发展,创造的方针;
第三,这个竞赛套路,不仅考虑了竞赛活动的需要,而且也考虑了全民开展普及的要求,选材力求流传广泛,群众熟悉,造型优美,锻炼全面,群众喜闻乐从,因而42式太极拳在推动太极拳运动的普及,开展上也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各位朋友:
李德印教授指出:“人们又称它为综合太极拳,”这种话,骗外行人足足有余,讲给内行人听,真会笑掉大牙。
与其说它是“综合太极拳”,还不如说它是各种武术拳架,体操架子和舞蹈动作的大杂烩。太极拳的核心内容全没有了。

三,搞天安门广场万人表演24式简化太极拳,大造声势。

四,让传统陈式,杨式,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都创编竞赛套路架子太极拳。
把主要的传统太极拳都创编出竞赛套路架子太极拳,把中国的太极拳都改编成了西化体操运动。
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从这些架子太极拳中挑选拳架,以显示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水平最高。
据调查,练这种太极拳的人,与练42式竞赛套路太极拳一样,练不出养生,武术功效。

7.4,误导性不断的发展,扩大。
一,李德印用祖传太极拳来加大宣传力度
让我们来看“李氏三杰与太极拳”这篇文章
来源:《武当》2008第10期 作者:刘德增
摘录:金定章 2012.09.29

东北三省太极拳开拓者——李玉琳
  
  李玉琳(1885-1965),字润如,河北任邱人,是武术界享有很高威望的太极拳名师。他从小拜著名拳师郝恩光为师,学习少林拳、形意拳和八卦掌。在郝师东渡日本留学期间,随师爷李存义到天津,他任职天津中华武术会和辅轮中学武术教员。
  1923年,惊闻郝师阵亡殉职,他变卖家产去宁安县迎回师柩安葬故里,并担当起抚养师父遗属的责任,教师父遗孤赵家俊习武成名。这种高尚的、尊师重道的武德传誉武林,深得孙式太极拳创始人孙禄堂赏识,并收为本门弟子。1924年他随孙禄堂到上海后,担任中华体育会武术教员和尚德国术会会长。
  在此期间,他向剑术名家李景林学习了武当剑法。由于他先后师从当代几位名师,他的武术声望名驰南北。1930年被聘为山东省国术馆教务主任、教务长等职。1936年后,他到东北传播太极拳,开始在道外南八道街开办太极拳社。由于练拳的人越来越多,在大家倡议下,开创了哈尔滨市太极拳研究社。由于哈市拳社声誉不断扩大,又先后在长春、沈阳创办太极拳研究分社,使太极拳在东北开展起来。他是东北三省太极拳的开拓者。他擅长传授杨式及孙式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金刚拳,器械有武当剑、行钩、锁喉枪、太极刀剑等。他培育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从事武术的名师有,黄恕民、栾剑秋、张继修、金德寿、李天骥、李天池、李德印等。
  他武德高尚,武艺精湛,功夫独到,从不高傲自大。对待来请教拳艺和推手的人,总是热情接待,从不出手伤人,深博武林同道的称赞。一位30岁上下叫宋子嘉的人来向他请教推手,宋越使劲,越被他牵制得左右乱转,东摇西晃,呼呼直喘。宋心里不服,又要向他比试形意拳,宋刚一出手,他顺势一个“擘拳”,宋连退几步猛坐于地。宋站起来后,当着众学生的面跪下就给他磕头,一定要拜其为师。后来,宋成为他的“四大金刚”弟子之一。
  
  我国太极拳推广普及运动的开拓者——李天骥
  
  李天骥(1915-1996),字龙飞,河北安新人,我国著名武术家李玉琳次子。他自幼习武秉承家传,并先后受艺于李存义、孙禄堂等武术名家,全面研修太极拳术。他兢兢业业从事武术教学研修60多年,为国家武术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1931年,毕业于山东省国术馆。1932至1937年,任山东省国术馆武术教员。1938至1949年,协助父亲创办哈尔滨、沈阳太极拳研究社的教学工作,并应聘为哈尔滨工业大学体育系武术讲师。1952年,选为哈尔滨市武术联合会第一任主任委员,是哈市最早的拳师和武术队组织者之一。1953年,先后被任命为省市及东北地区体育代表团武术、摔跤、拳击、击剑队总教练去天津参赛,还被选为进京表演队员,表演武当剑及武当双剑。1954年,调任国家体委任武术教练,是武术界元老之一。1955年,调任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从事武术研究和整理工作。
  李天骥先生擅长少林、形意、八卦等拳艺,更精于太极拳剑和武当剑,他是新中国成立后推动太极拳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推广的开拓者和先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家体委广泛在全国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并编写出版了《太极拳运动》、《简化太极拳》、《简化太极剑》,都是出自他的手笔。他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促进国际人民友好往来,弘扬民族文化遗产,推动国际太极拳活动的开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几十年中,太极拳摆脱了少数拳师和高徒冷冷清清秘传的状况,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传播。如今,太极拳成为武术界第一大拳种,上亿人学练,在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传播,李天骥先生立下了汗马功劳。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多次出访日本、新加坡进行太极拳讲学。他培养的学生遍及国内、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等地。1946年,当选为中国武术协会副秘书长;1979年,获国家级武术裁判员称号;1985年,获国家体委授予的“新中国体育开拓者”荣誉称号;1995年,在中国武术协会“中华武林百杰”活动中,被评为中国“十大武术名师”。他的专著有《形意拳》、《武当绝技》、《武当剑术》、《中华武术瑰宝》、《太极拳真髓》等。
  
  德艺双馨的现代太极拳名家——李德印
欣然听从组织安排。三年后,由他执鞭的学校武术队在北京大学生武术比赛中一举夺得13枚金牌及团体冠军。他上学时是“三好学生”,工作后是“优秀青年教师”、“学雷锋标兵”、“全国优秀武术辅导员李德印(1938-)河北安新人。出身武术世家,祖父武术大师李玉琳是东北三省太极拳开拓者,叔父武术名师李天骥是推广普及太极拳运动的开拓者,他自幼随祖父、叔父习武,精通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少林拳、武当剑等武艺。1951年至1957年间,有幸于中国名校天津一中深造,受到品德、文化、音乐、体育的严格训练。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他还是人民大学短跑、跨栏校纪录保持者,摩托车运动员。特别是体育和太极拳的特长,使校党委请他留校执教武术。他是全国武术优秀裁判员”。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国家体委在全国推进太极拳普及推广运动。李天骥就是这场轰轰烈烈运动的开拓者,李德印是这一运动的继承人,从而使其辉煌昌盛起来。在这之前,公园很少有人打太极拳,太极拳仍是少数人冷冷清清秘传的状况;如今,太极拳发展成上亿人学练,在一百多个国家传播的武术第一大拳种。李家叔侄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德印教授是高等学府推广拳运的先驱。他参加了“48式太极拳”、“42式太极拳竞赛套路”、“太极剑竞赛套路”等编写审定工作;多次担任全国电视教学节目及国际裁判培训班指导老师;1990年任中国武术队太极拳教练,取得第十一届亚运会太极拳男女项目金牌,还是指挥亚运会开幕式中日1500人太极拳表演的总导演;他培育和指导了陈思坦(“太极王子”)、高佳敏(“太极女神”)、苏自芳、王二平、孔祥东、范雪萍、邱惠芳、易鹏等大批全国乃至世界冠军;应邀赴日本、英国、美国、瑞士、瑞典及港澳台等地讲学传艺;他结合武术、音乐、戏曲创编的“中国太极功夫扇”和“夕阳美太极功夫扇”,深受太极拳同仁的喜爱。特别是他创办的德印音像公司,用光盘、名曲组织名家及编导,教授了几十种太极拳剑刀枪扇。国内外亿万拳友们使用他的光盘或录音带,看着他的拳姿学拳,每天听着他那熟悉的声音集体伴乐练拳,从而推动了群众性太极拳运动的发展。
  李德印教授是新中国成立后太极拳界涌现出众多名师名家中的佼佼者。他拳论和武技精湛,武德高尚,身兼总裁判长、国际级裁判、国际级教练。他在荣誉面前始终保持着谦虚平和的心态,教授众多高水平学员而不收徒。学员们说:“李老师对我们既严格,又亲切。”他总是笑着对学员们说:“我的能耐就是给你们挑刺儿!把你们练拳中的刺都挑光了,你们就可以出师了!”他曾是中国国际俱乐部太极拳组组长。有采访时,他总是介绍其它老师如何如何兢兢业业,就是不谈自己。在一再追问下,他只是淡淡地一笑,说:“我只是尽了自己应尽的一分力!”如今,他的学生遍天下,可称得上是德艺双馨的现代太极拳名家,是武术界值得尊敬和学习的好榜样。

各位朋友:
到李德印这一代,以太极操冒充太极拳了。
正如有的太极拳专家指出:“太极拳的水平一代不如一代。”
但是这篇文章把李德印捧上了天。李德印除了自己创编太极操外,还有大力吹捧的人,还有大量趣味相投的跟风人。

二,李德印创编竞赛套路太极拳的结果,他成了名牌大学著名教授,太极拳专家。
这样,误导获得良性循环,误导作用进一步扩大。
三,国家体委的有些领导也被蒙了。
以国家体委的名义推广竞赛套路太极拳和其它各种架子太极拳。广泛调查发现,许多人说:“难道国家体委推广的北京大学李德印教授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会是假的吗?”

8,竞赛套路比赛冠军王二平讲出了竞赛套路太极拳的真相。
资料来源:“上善若水”太极拳碟片
世界太极拳冠军王二平指出:
“要提高太极拳运动员竞赛套路的技术水平,传统太极拳是竞赛太极拳所要吸收的营养。竞赛套路不同于普通太极拳爱好者学练的太极拳,要迎合奥运会所需技术类型的动作和选择太极拳..武术的一些拳架..设计,表现出来,配上服装、音乐、有一个全新的改变,提升它的观赏性,”

各位朋友:
从王二平的讲话中得知,竞赛套路是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技术类型要求和选择一些太极拳,武术拳架设计、创编出来的。
大家知道,国际奥委会是标准的西方文化产物。西方文化的观念是竞争,追求名利。
太极拳是东方传统文化的产物,东方传统文化的观念是退让,谦让,礼让,淡薄名利。太极拳论指出:“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用智慧对付别人的进攻。东,西方二种文化观念相悖。竞赛套路编导者放弃了太极拳武术和养生的核心内容,只选择传统太极拳,现代太极拳,武术,舞蹈的一些拳架动作,注入竞争观念,编出来的这种太极拳,其性质完全变了,它只是穿了“中国太极拳”外衣的花拳绣腿,实质是具有很高观赏性的体操式体育运动,供人们观赏、娱乐、是快节奏的运动,因此它与西方的体育运动一样,不会有养生功能。
大家知道,体育运动员的平均寿命只有五十多岁,因为他们的身体在高强度锻炼时受到了伤害。练竞赛套路时,因为副交感神经无法抑制。称它为西化太极体操最恰当。
应该知道,竞赛套路太极拳运动员到了三十多岁,就要退役。可是现在许多中老年人纷纷积极上岗学练竞赛套路太极拳,李德印对此说:“群众喜闻乐见”。对这种现象,我能说什么?

9,北京体育大学徐伟军教授用科学仪器测定证明竞赛套路太极拳是有氧运动
资料来源:“上善若水”太极拳碟片
徐伟军教授指出:
“我们用遥测器对太极拳(指竞赛套路)体能强度进行检测。这项运动从开始到最初3分钟内,强度逐渐上升;3分钟后强度线开始变稳。这时强度约为人体最大强度极限的60%-70%,且一直保持下去,不会突然降低或升高,呈一条直线,这正符合我们当前所提的有氧运动的健康检测指标、对人体最大需氧量的健康要求的理论。同时它对人体是非常安全的,你不必去调整运动量,可放心地去练。这种运动的时间应在20分钟以上。

请看北京体育大学的另一份研究报告
我国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最大有氧能力及个体通气阈的研究
作者:北京体育大学三位教师
【摘要】:递增运动负荷中,高水平太极拳运动员的心脏泵血功能,通气功能,摄氧功能较强,尤其是利用氧的能力较强,达到优秀耐力项目运动员的水平。赛后血乳酸恰在无氧阈水平上下,平均心率(陈式175.5次/min,42式167.1次/min,杨式155.1次/min)属有氧代谢的中等强度运动,男、女队员的血红蛋白普遍较高。认为缓慢圆活的太极拳运动能获得如此好的心肺功能反应与太极拳演练时注意拳式呼吸和运动训练强度恰在无氧阈水平及其“意气运动”的特点有关,根据太极拳运动员的氧利用率高,推测太极拳运动,对骨骼肌细胞的内呼吸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今后还需加强对外周机制的研究。

【正文快照】:
太极拳是我国古老的体育健身术,在长期的实践中,人们认识到它既是一种强身健体的运动,又是一种防治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很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在报刊杂志上时有报导关于练习太极拳后对身体的良好效应,还有人研究发现,练习太极拳的老者,身体各种机能均较一般老人为佳

各位朋友:
下面是我的分析探讨
从【摘要】的心跳频率数据可知道,中老年人的身体是无法适应的。
据最近科学养生报道,中老年人运动时每分钟心跳频率应低于170—年龄。
50岁的中年人为170—50=120

60岁的中老年人为170—60=110
70岁的老年人为170—70=100

【正文快照】的内容明确指的是我国古老的太极拳,不是竞赛套路太极拳和各种没有功夫的架子太极拳。因此【正文快照】的内容会使一些不知情的民众以为竞赛套路太极拳和各种没有功夫的架子太极拳也有我国古老太极拳的功效。其误导作用十分明显。

各位朋友:
北京体育大学的徐伟军也是著名的竞赛套路太极拳教授,专家,用遥测器对太极拳(指竞赛套路)体能强度进行检测,证明竞赛套路太极拳是有氧运动。但是他并不知道太极拳不是有氧运动。

请看传统太极拳的体能检测资料:
一, 《正宗吴式太极拳》一书提供的资料是:
我们在一组长期练太极拳(指传统吴式太极拳)的成员中作调查,发现多数人练拳后血压并不上升,心跳并无加快。
二, 上海体育学院卫志强教授对传统太极拳作体能检测
长期练吴式、杨式传统太极拳的人心跳平稳、体能上升幅度很小。

各位朋友:
可见,相对于传统养生太极拳而言,竞赛套路太极拳是
一项高强度运动。
这些资料使我们认清了大学里的太极拳教授,专家是一些什么样的人?

10,我已经发表的太极拳调研报告如下:
请朋友们到网络上查看。
10.1,北京体育大学徐伟军教授用测定证明竞赛套路太极拳是有氧运动。
10.2,采访七十五岁老干部介绍练五十多年24式太极拳健身体会
103,怎样防止练空架子太极拳伤害自身和我练内功养生太极拳取得了明显的健身效果
10.4,许多老年人就是喜欢练竞赛套路太极拳 无论怎样劝都没有用
10.5,一位迷练李德印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的人死得惨,死得冤!
10.6,探讨为什么北京大学的李德印教授能骗得了那么多中老年人?
10.7,何谓空架子太极拳?
10.8,练空架子太极拳的健身功效并不好过普普通通的散步
10.9,普及养生太极拳基础知识和学练方法已是当务之急
10.10,练一辈子太极拳体会不到太极功夫 健身效果非常有限
10.11,一代大师顾留馨中南海教太极拳 我的学生是江青 健身效果明显 纪实访谈录
10.12,练真正的太极拳能排毒 健身 治病
10.13,太极拳应该怎样传授 学和练?现在太极拳的真内容全掏空了 顾留馨十分无奈!
10.14,对北京大学李德印教授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推广情况调研报告
10.15,学会一套太极拳离"会太极拳"相差十万八千里!
10.16,北京大学李德印教授及其祖辈创编的现代太极拳特点
10.17,李德印教授把竞赛套路体操运动当作太极拳推销的主要手法
10.18,竞赛套路比赛冠军王二平讲出了竞赛套路太极拳的真相。
10.19,祝大彤(吴式太极拳名家)评价竞赛套路太极拳摘要
10.20,为什么推手时吃牛奶鱼肉的大力气壮汉败给吃全素的人?
10.21,李德印竞赛套路功夫扇和剑舞连环套一网打尽老年人, 85岁老太骨折手术 苦不堪言
10.22,李德印从三好学生成了把天下第一武术太极拳变成老年人健身操的专家。
,,,,,,等。

11,结束语
其实李德印,许多热衷于练各种空架子太极拳的人们,都是我的好老师,他们为我提供了十分可靠的信息,明确告诉我:“对以健身,养生为目的,想学太极拳的人来说,学练竞赛套路太极拳,一切空架子太极拳,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绝不会得到养生,武术功效,特别是中老年人千万学不得。”

这篇调研报告是为了揭示“李德印现象”的事实真相。
调研结论是“李德印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不是太极拳,而是年轻人的体育比赛运动项目,是文娱活动。”

调查发现,由于李德印采用了种种误导手法,误导作用之深广是史无前例的,在中国太极拳发展史上,李德印成了阻碍真太极拳发展的第一人。使一般人难以识破其真相,造成许多人误以为李德印创编的竞赛套路太极拳是科学的健身太极拳。

因此,像李德印这样的教授出得越多,对中国真太极拳的发展越有害,北京大学的声誉就会越受到伤害。

我做这项调研工作,并不是为了去反对别人学竞赛套路太极拳,也不是反对李德印创编竞赛套路太极拳,这是他们的爱好,他们的自由。

这篇调研报告是为想学到真太极拳的人们提供科学根据,这对我本人,对广大太极拳爱好者,对有关的领导干部都是有益的,它只分享给有缘人参考。

以上只是我的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望予谅解。